1、應用於電源電路,實現旁路、去藕、濾波和儲能的作用。
1)旁路
旁路電容是為本地器件提供能量的儲能器件,
電。 為儘量減少阻抗,
通過大電流毛刺時的電壓降。
2)去藕
去藕,又稱解藕。 從電路來說, 總是可以區分為驅動的源和被驅動的負載。如果負載電容比較大, 驅動電路要把電容充電、放電, 才能完成信號的跳變,
在上升沿比較陡峭的時候, 電流比較大, 這樣驅動的電流就會吸收很大的電源電流,由於電路中的電感,
種電流相對于正常情況來說實際上就是一種雜訊,
去藕電容就是起到一個“電池”的作用,滿足驅動電路電流的變化,
將旁路電容和去藕電容結合起來將更容易理解。
的,只是旁路電容一般是指高頻旁路,
0.01μF 等;而去耦合電容的容量一般較大,可能是10μF 或者更大,依據電路中分佈參數、以及驅動電流的變化大小來確定。
旁路是把輸入信號中的干擾作為濾除對象,
3)濾波
從理論上(即假設電容為純電容)說,電容越大,阻抗越小,
後反而阻抗會增大。
容越大低頻越容易通過,電容越大高頻越容易通過。
曾有網友形象地將濾波電容比作“水塘”。
入或蒸發而引起水量的變化。它把電壓的變動轉化為電流的變化,
4)儲能
儲能型電容器通過整流器收集電荷,
000μF 之間的鋁電解電容器(如EPCOS 公司的 B43504 或B43505)是較為常用的。根據不同的電源要求,
或其組合的形式, 對於功率級超過10KW 的電源,通常採用體積較大的罐形螺旋端子電容器。
2、應用於信號電路,主要完成耦合、振盪/
1)耦合
舉個例子來講,電晶體放大器發射極有一個自給偏壓電阻,
如果在這個電阻兩端並聯一個電容, 由於適當容量的電容器對交流信號較小的阻抗,
2)振盪/同步
包括RC、LC 振盪器及晶體的負載電容都屬於這一範疇。
3)時間常數
這就是常見的 R、C 串聯構成的積分電路。當輸入信號電壓加在輸入端時,電容(C)
電阻(R)、電容(C)的特性通過下面的公式描述:
i = (V / R)e - (t / CR)
話說電容之二:電容的選擇
通常,應該如何為我們的電路選擇一顆合適的電容呢?筆者認為,
1、靜電容量;
2、額定耐壓;
3、容值誤差;
4、直流偏壓下的電容變化量;
5、雜訊等級;
6、電容的類型;
7、電容的規格。
那麼,是否有捷徑可尋呢?其實,電容作為器件的週邊元件,
的選擇參數,也就是說,據此可以獲得基本的器件選擇要求,
其實選用電容時不僅僅是只看容量和封裝,
下面是 chip capacitor 根據電介質的介電常數分類, 介電常數直接影響電
路的穩定性。
NP0 or CH (K < 150): 電氣性能最穩定,基本上不隨溫度﹑電壓與時
間的改變而改變,適用於對穩定性要求高的高頻電路。鑒於K 值較小,所以在0402、0603、0805 封裝下很難有大容量的電容。如 0603 一
般最大的 10nF以下。
X7R or YB (2000 < K < 4000): 電氣性能較穩定,在溫度﹑電壓與時
間改變時性能的變化並不顯著(ΔC < ±10%)。適用於隔直、偶合、
Y5V or YF(K > 15000): 容量穩定性較 X7R 差(ΔC < +20% ~ -8
0%),容量﹑損耗對溫度、電壓等測試條件較敏感,但由於其K 值較大,所以適用于一些容值要求較高的場合。
話說電容之三:電容的分類
電容的分類方式及種類很多,基於電容的材料特性,
1、鋁電解電容
電容容量範圍為0.1μF ~ 22000μF,高脈動電流、長壽命、大容量的不二
之選,廣泛應用於電源濾波、解藕等場合。
2、薄膜電容
電容容量範圍為0.1pF ~ 10μF,具有較小公差、較高容量穩定性及極低的
壓電效應,因此是X、Y 安全電容、EMI/EMC 的首選。
3、鉭電容
電容容量範圍為2.2μF ~ 560μF,低等效串聯電阻(ESR)、低等效串聯
電感(ESL)。脈動吸收、
4、陶瓷電容
電容容量範圍為0.5pF ~ 100μF,獨特的材料和薄膜技術的結晶,迎合了
當今“更輕、更薄、更節能“的設計理念。
5、超級電容
電容容量範圍為0.022F ~ 70F,極高的容值,因此又稱做“金電容”或者
“法拉電容”。主要特點是:超高容值、良好的充/放電特性,
話說電容之四:多層陶瓷電容(MLCC)
對於電容而言,小型化和高容量是永恆不變的發展趨勢。其中,
多層陶瓷電容在便攜產品中廣泛應用極為廣泛,
高速度、低電壓;LCD 模組要求低厚度(0.5mm)、大容量電容。 而汽車環境的苛刻性對多層陶瓷電容更有特殊的要求:
多層陶瓷電容必須能滿足150℃ 的工作溫度;其次是在電池電路上需要短路失效保護設計。
也就是說,小型化、高速度和高性能、耐高溫條件、
陶瓷電容的容量隨直流偏置電壓的變化而變化。
數, 因此需要從材料方面,降低介電常數對電壓的依賴,
應用中較為常見的是 X7R(X5R)類多層陶瓷電容, 它的容量主要集中在1000pF 以上,該類電容器主要性能指標是等效串聯電阻(ESR),在
高波紋電流的電源去耦、
另一類多層陶瓷電容是 C 0G 類,它的容量多在 1000pF 以下, 該類電容
器主要性能指標是損耗角正切值 tgδ(DF)。傳統的貴金屬電極(NME)的 C 0G產品 DF 值範圍是 (2.0 ~ 8.0) ×
10-4,而技術創新型賤金屬電極(BME)的
C 0G 產品 DF 值範圍為 (1.0 ~ 2.5) × 10-4, 約是前者的 31 ~ 50%。 該類產品在載有 T/R 模組電路的
GSM、CDMA、無繩電話、藍牙、GPS 系統中低功耗特性較為顯著。較多用於各種高頻電路,如振盪/
話說電容之五:鉭電容替代電解電容的誤區
通常的看法是鉭電容性能比鋁電容好,
因此在同樣容量的情況下,鉭電容的體積能比鋁電容做得更小。(
可以做得越小,反之,體積就需要做得越大)
但這種憑陽極判斷電容性能的方法已經過時了,
成不同種類的電解電容,其性能也大不相同。
還有一種看法是認為鉭電容比鋁電容性能好,
錳, 那麼它的性能其實也能提升不少。
可以肯定,ESR 是衡量一個電容特性的主要參數之一。 但是,選擇電容,應避免 ESR 越低越好,品質越高越好等誤區。衡量一個產品,一定要全方
位、多角度的去考慮,切不可把電容的作用有意無意的誇大。
---以上引用了部分網友的經驗總結。
普通電解電容的結構是陽極和陰極和電解質,陽極是鈍化鋁,
一般來說,鉭電解電容的ESR 要比同等容量同等耐壓的鋁電解電容小很多,高頻性能更好。
波器)的話,要注意容量變化後對濾波器性能(通帶...)
話說電容之六:旁路電容的應用問題
嵌入式設計中,要求 MCU 從耗電量很大的處理密集型工作模式進入耗電量很少的空閒/
高,達到 20A/ms 甚至更快。
通常採用旁路電容來解決穩壓器無法適應系統中高速器件引起的負載
件,它能使穩壓器的輸出均勻化,降低負載需求。
載器件的供電電源管腳和地管腳。
應該明白,大容量和小容量的旁路電容都可能是必需的,
且還能提供足夠的去耦以抑制電壓和電流毛刺。
的瞬態過程由高頻小容量電容來抑制,
還應記住一點,穩壓器也要求電容儘量靠近電壓輸出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