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0年7月23日 星期五

『電表』與『功率因數』

可能是電腦網路發達,許多網友認為:安裝電容器可以使電流降低

也就能使電表轉慢,進而達到省電省錢的想法。

就像有線電視購物台所推銷的『省電器』(內部其實就是電容器),當其試驗時把『省電器』插入插座後,電流確實降低,有許多人就一窩蜂去購買安裝,是否能達到省電省錢呢?其實不然哦!

視在功率(S)²=有效功率(P)²+無效功率(Q)² =>向量關係

台電送的電是視在功率(S):單位VA(伏安)

瓦時計(KW-H):是『有效功率(P)』計量表,俗稱『電表』

乏時計(KVAR-H):是『無效功率(Q)』計量表

交流電力供電系統中,負載由電阻、電感、電容組合而成

電阻負載吃-P(有效功率電流)

電感負載吃-Q電容負載送+Q (無效功率電流)

因此,負載電流是由有效功率電流及無效功率電流之向量合。

把『省電器』插入插座後,電流確實降低,那為何無法達到省電省錢呢?

瓦時計(KW-H) 旋轉原理:

因為『電表』內部有電壓線圈與電流線圈,中間有轉動圓盤,

有效功率電流通過時,與電壓線圈電壓互為90度而產生旋轉。

無效功率電流與與電壓線圈電壓同方向,圓盤無法旋轉。

結論:

1.加裝適當容量的電容器是可以改善功率因數,降低的是無效功率Q的電流。

2.電表-瓦時計(KW-H)對有效功率(P)的電流-圓盤產生旋

而無效功率(Q)的電流-圓盤無法旋轉。

3.加裝電容器對一般用戶無法省電省錢。(電表不會變慢)

※無效功率(Q)若能讓「有效功率表」轉動,那就不能叫:「有效功率表」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